阅读推广
信息快递MORE

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

来源: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门户 发布时间:2020年11月13日 15:08 阅读量:542

    2020年11月7日晚,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稷下读书会迎来了“感悟传统经典,弘扬优秀文化”系列讲座----《老子》。本次讲座特地邀请到了山东正嘉家庭教育研究院王力波院长,王老师原从事心理学研究,对传统文化造诣颇深,其语言幽默风趣,循循善诱,以独到的视角,辅以心理学和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积淀,将内容浩瀚、思想博大精深的《道德经》细致入微地讲与同学们,同学们收益颇深。

 


      王老师以“漫谈《道德经》”开题,从四个字对老子的智慧进行探讨,这四个字分别是:心、道、德、爱。对于心,是最重要的部分。 

   “十六字心传”有“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;惟精惟一,允执厥中”,王老师在此强调了“人心惟危”,人的心是很危险的,善恶各半,就如一阴一阳,有高尚就有丑陋。老子云:上善若水。人是柔弱的,老子认为人的心也应该是柔弱的,不仅仅是身和小孩子一样柔软,心也要是一样。人的心不应该和失去生命时一样死硬,应该有生命的柔软,像水一样,这时人们的心不会受到任何伤害,还要往后退,将一切置之度外,处下者强大,要无限向下,如水善下,要无限谦卑。

      老师引用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”,修道才是一切的教育,修道之前先修心,要够大、宽、高、厚、善,且柔软。

   人心惟危,就要好好调整自己的心,善行无辙迹,甚至是自己的内心想法,即阴德,也不要有恶的想法,要行善积德。王老师又从心理学的角度解剖,每一个人的心门都是从里往外开的,没有门栓,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打开,所以要学会驾驭我们的心,不为情绪所乱,心有千千结,则是自己的心结。每一个人都是没有觉悟的佛,王阳明认为“人人皆圣贤”,只是有些人还没有觉悟,老子认为善人者是不善人之师,不善人是善人之资。儒释道三家,都主张我们要在心上下功夫,而最好的状态就是敬者悦远者来。

   《道德经》第十六章有“致虚,极;守静,笃。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夫物芸芸,各复归其根。归根曰静,静曰复命。复命曰常,知常曰明。不知常,妄作凶。知常容,容乃公,公乃王,王乃天,天乃道,道乃久,殁身不殆”,面对道,或许人最难的就是“知常”,懂得执念的适度,懂得从多维视角去看待周遭,克里希那穆提说“不带评判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”,不知老子是经历了什么,就在千百年之前就悟出如此博大虚无之境,让现在的后人在看到这一告诫时还在感叹先人的高深。

    《道德经》是老子智慧的结晶,跨越千年芸芸众生,它包含着老子对世界的理解“道可道非常道”以及对人生万物自然的思考,作为中华民族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,到现在都在滋养着我们,引导着我们从生活的繁琐执念中抬头转向浩瀚的宇宙和星空。

 



(图文:稷下读书会)